帮助&资讯

在线教育 — 三大原因让家教O2O盛极而衰,在线教育长路漫漫!

2016-07-18 15:26:29

过去这两年,家教O2O平台一度受到资本市场的极大追捧:据不完全统计,2014-2015年最少有100个家教O2O品牌应运而生。大量知名教育机构、互联网企业亦纷纷投入家教O2O平台,行业也因此经历了一段井喷期。然而好景不长,辉煌不过一年,如今众多明星公司以及整个行业都陷入了沉寂。

究竟,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笔者对行业的了解和观察来看,家教O2O盛极而衰背后,无外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对市场预期过高,盲目涌入却受到了资本寒冬的残酷打击

一方面去年很多企业加入这个行业,但实际上市场不太容易容纳那么多的人;另一方面,O2O许多品牌选择扩张规模,但如果收入不好,盲目扩张就会带来新的问题,即便融到钱,也没办法支撑,形成一种负反馈;此外,家教O2O转冷,也与自去年三季度以来一级市场的逐渐降温有关,一些项目融资变得不顺畅,加上市场竞争,逐渐掉队。

2、受资本涌入助推,有了速度没了质量

平台以补贴“烧钱”垄断师资,钱烧光之后,并没有积累下忠诚的用户,导致很多家教O2O平台无以为继。

正如艾媒咨询创始人兼CEO张毅总结的那样,“此前家教O2O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每个细分领域里面都有上百家企业在竞争,因此企业为了融资,将竞争对手淘汰掉,各企业烧钱都非常厉害。但实际上,依靠补贴这种方式,消费者的忠诚度不高”。当钱烧完了,这些企业自然就无法继续下去。

3、老师光“刷单”不上课,审核把关不严格,严重影响平台实际效用

有了雄厚资金支持后,各大家教O2O平台开始花大价钱补贴吸引老师入驻,甚至不惜打出“月薪上万”的口号。根据2015年9月“疯狂老师”发布的数据,2015年8月份,老师平均收入为27936元,前30%的老师平均收入甚至达75423元。公开报道显示,“疯狂老师”曾给在线的老师每月补贴课时费的20%,这就是业内经常说的口号“你上课,我补贴”。

但有人在网络上透露,自己注册时并没有审核教师资格证,而自己介绍去注册的朋友很多也都没有教师资格证,“有些还是小学学历,根本不具备教师资格。”此前,也有人爆料,许多平台建立早期为了拉人,教师只需要上传教师资格证照片即可,并不强制要求面试。因此小学学历的用户注册成功是完全有可能的,虽然后期逐渐规范,譬如会由助教协助核实身份再开课,同时所有老师都需要经过电话沟通、面试、试讲三个步骤,并设评判小组进行打分,但依然对平台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除了假冒老师的“李鬼们”,货真价实的教师也频频通过“刷单”、“刷好评”方式获取巨额补贴。用一位李老师的话说,“我自己本来就有学生,把学生现实中交给我的学费,按照要求,在平台上过一下就可以拿到不菲的补贴。”这个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并没有有效地利用平台来挑选老师、购买课程。另一个更可笑的刷单案例是:一名在“请他教”平台上自称有10年教龄,5分好评,共收了41名学生的数学老师,从2015年7月8日至9月16日总共70天时间,累计教学达到1926个小时,平均教学竟然有不合逻辑的27个小时。刷单情况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

种种疯狂行径背后,接踵而来的是O2O家教市场在2015年迅速从大热转向冰点。

然而在笔者看来,这种结果并不意外。家教和滴滴、外卖不一样,它是低频、高价、重决策的行业。这个行业烧钱是烧不出来的。教育是长跑,没有所谓的立竿见影的“突破口”,得靠日积月累,通过平台的建设,口碑的积累,大数据积累等提高双方匹配的效率。

但总体来说,家教O2O仍然是一个有效、合理的商业模式,不能因为最近资本对这一块的逃离,就认为这个行业不可为。一个商业模式是否合理,关键在于能否解决问题,如果能解决问题,那么就都是可为的。家教O2O市场需求够大,又足够刚性,拥有良好市场的推广能力、平台基数的维护能力、资源的整合能力的团队,一定能够在家教市场中立足。

来源:界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广告位
即刻开始,免费体验 EduSoho 强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