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资讯

传统教育 — 愉快教育──谁适应谁?

2020-12-14 14:49:17

上周谈到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果的关系,是由于国际比较中,东亚社会的学生成就表现出色,但是情绪比较负面。先得说明,这一切都是PISA在比较严谨的调查中得出的比较,只是相对而言,并没有绝对的标准。说到底,说东亚社会的表现高,也可以说是其他地区的表现低。说东亚社会的学生情绪负面,是因为其他地区的学生更加愉快、考试忧虑更加少。

前文提到,墨西哥的教育工作者,似乎认为「愉快」是一个重要的准则,因此学生是否愉快,非常重要;因而不打算学东亚社会的学习模式。1990年,笔者在哈佛度进修假,孩子在社区的学校念小学。这是麻省Cambridge一个葡萄牙裔居民的社区。就笔者的观感,这所学校实在是不敢恭维,没有明确的课程,教师几乎每一课都是即随意即兴,考试也是马马虎虎,肯定是为了拿分数交差。然而,开家长会的时候,家长普遍感到满意,而且是非常满意;他们的一致评论:「这所学校太好了,我的孩子很愉快。」令笔者大开眼界,也打开了对于教育的视野——原来在有些文化,成绩并不重要,愉快才最重要。

有一些初听起来比较极端的评论,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论愉快,东亚社会的教育,似乎没有愉快这个目标,也不认为愉快应该成为教育的目标,但又不会有人认为学生应该不愉快。考试忧虑,东亚社会很重视考试,自然会有应试的压力;其他社会不那么重视考试,自然考试忧虑就少。也就是说,这些因素进入调查,本身难免有文化的倾向。同理,假想要调查学生如何考虑父母的期望,东亚社会的学生,一定表现很高。又或者问学生是否需要有竞争,东亚学生大概都会答「需要」。

这里无意否定PISA。PISA的测试,肯定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形式——脱离了具体的课程框架,而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测量学生的能力。但是与一切国际比较一样,研究若是离开了具体的知识与能力,就必然要进入文化差异的领域,那就不是纯粹的问卷调查可以达到目的。不过,PISA的这些背景调查,可以引起我们的注意。

学生愉快 是否目标?

例如愉快,就为我们提出了问题:就算愉快不是我们教育的准则,我们有没有考虑学生需要愉快?愉快是教育的目的吗?我们不介意学生不愉快吗?我们要避免学生不愉快吗?学生什么时候才愉快?若是学生经常处于不愉快的状态,是我们愿意见到的吗?学生学习的过程,遇到不愉快怎么办?还可以再进一步:学习中会不会有吃苦的时候?吃苦算是不愉快吗?是否也可以愉快地吃苦?我们传统的故事里面,科举成功的都是苦学的范例;都是宣传「十年寒窗」,才会有「一朝成名」,怎么理解「吃得苦中苦……」?也可以问,学习中如何对待失败?是否要学会愉快地失败?……

这些问题,也许在我们的文化里面,传统上没有人会问,现在遇上文化比较,正好开阔我们的思路。在香港,中西文化交汇,西方流行的,我们往往不加思索就接受,近年不是也有很多关于「愉快学习」的讨论吗?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身处的东亚「筷子」社会,似乎没有把愉快作为教育的目标,但是又似乎从来没有认为学生不愉快是应该的。把愉快作为目标,与把学生弄得不愉快,这两个极端之间,其实还有很大的中间地带,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探索。就「愉快」一个话题,可以供学校的老师深入探讨。

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学校里面生气勃勃,尤其是当学生热烈地参加课外的活动,学生在课余、课后的生活中,都是充满笑声与笑容,显得很愉快。但是一碰到课内的生活,很容易就感到枯燥、乏味、沉闷,到了要完成必须的作业,要准备考试,就很难有笑声与笑容。而后一种情况,我们又往往也许觉得是很正常的。可以说,我们希望学生愉快,但又不介意他们会不愉快。

课程学生 谁适应谁?

这又联系到其他的一些现象。一个是课程适应学生,还是学生适应课程?笔者最早发现教育里面的文化差异,是中小学的课程。在华、韩、日、越这些社会,小学课程一般是统一的,学生没得选择。这在其他社会也大概如此,大概是大家都认为,有些知识,是每一个国民都必须具备的,因此要统一要求。但是到了初中,在这些社会,仍然是统一的课程。而在欧美许多「西方」社会,在初中,学生就有很多选择。到了高中,欧美的学校选择就更多了,而上述这些「筷子社会」,只有有限的选择,顶多就是分「文」与「理」,又或者加上「商」,基本上是为了应付大学入学的要求。

以美国为例,整个中学,学校开的课,可以是高深的古典哲学、古代文学、拉丁文,也可以是技术性的发型、球类、修车、……;也有不少中学已经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自由选课。这些,在「筷子」社会的学校,大都只能是作为课外活动,顶多是边缘的选修。

笔者的阐释,这是「课程适应学生」,还是「学生适应课程」两种教育理念的对立。课程适应学生,是因为学生人人不一样,不必也不能强迫他们接受同样的课程。这里面也隐涵教育是为学生个人服务的,他们喜欢学什么,就应该让他们学什么。问问国际学校的学生,他们都会说在学校很愉快;而愉快的原因,就是「我喜欢学什么,都能让我去学。」

学生适应课程,是觉得教育是把学生融入社会的过程,课程代表他们进入社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这里面,也隐涵着学生应该学会适应外界的(社会的)要求,要学会把学校学习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与学生是否喜欢这些科目,没有关系。他们在念这些科目的时候是否愉快,也无关宏旨。或者要求高一点,他们要学会愉快地适应课程的要求。

因此,表面上都是那些课程、那些科目,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对教育带有不同的期望、赋予不同的意义,所以过程的设计,就很不一样,最后的结果,其实也很不一样。但是都给考试的分数掩盖了!

文化差异 深入教育

这也许可以解释PISA背景调查中学生的表现。在主流西方文化的社会,对学生的划一要求比较少、也比较低,因此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就相对比较弱。但是他们的教育把个人放在舞台的中心,因此他们的自我感觉会比较强、比较自信、比较愉快;负面的情绪就比较少。在东亚「筷子文化」的社会,学生有比较划一的基本知识与能力要求,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就比较高。他们学会适应环境的要求,惯于参与竞争,服从游戏规则;因此他们的自我感觉就比较弱、缺乏自信、不大愉快;负面的情绪就比较多。

以上,是一个极为简化的分析。但也说明,文化的差异无所不在。文化差异的深远影响,文化差异的复杂性,就教育来说,天天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很少注意。反而,往往拿到了外国时兴的一些理论、一些模型,就以现代化的名义,硬套在我们的教育上面。

特别值得注意,这里说的是文化「差异」,没有说是文化「落差」。笔者始终觉得,文化之多元存在,就应该是平等的;难以用一个文化的观念,来褒贬另一个文化。

广告位
即刻开始,免费体验 EduSoho 强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