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资讯

企业大学 — 《2019中国企业大学发展报告》公布

2019-10-31 13:49:05

如何建设好企业大学

实现其价值多元化发展

是各大企业探讨的热点话题

为全面解析这些问题

《培训》杂志于20194月启动了

2019中国企业大学调研

2019中国企业大学50强评选”

从诸多方面全面剖析

总结出2019年企业大学10大发展态势

 

 

01“理想型” 团队的选择倾向有所不同

 

企业大学运营团队是企业开展培训工作的主体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团队人才“引擎”的作用,企业大学已着手从各个渠道聚拢人才,以期打造一支“理想型”运营团队。

      调研结果显示,由于不同企业的发展战略、业务发展需求与运营团队整体专业水平之间存在差异,各类企业大学对“理想型”运营团队的画像也有着显著区别,具体团队类型分为三种,即专才型、全才型、一专多能型。

 

    专才型团队

企业大学要求团队成员职责分工明确,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专业上有所聚焦。如方正商学院期望团队中每位成员皆成为所在模块领域的专家,有实力站在培训行业论坛上分享所长;浙银大学要求成员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专长,相互支撑配合。

 

全才型团队

企业大学团队成员在各专业板块均有所涉猎,培养多功能型人才。如方太大学要求成员成为全能人才,需熟练掌握教育培训技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业务知识与人力资源相关知识等;中电福富大学先根据团队成员能力的优劣项,将其匹配至相应岗位,基于人才梯队建设的长远考虑,在要求全员加强沟通和协调能力的同时,强调人员的复用性,以便在重大项目开展中,成员之间可互为备份与补位。

 

一专多能型团队

当企业大学团队成员数量配置充足,且综合素质处于行业较高水平时,随着培训工作内容不断延展以及对培训项目运营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大学希望成员在持续提升综合素养的同时,也要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如方正证券学院与网易游戏学院均要求团队成员在各个方面都能达到基础要求,并能在某几项能力上有所专精。

 

 

02培训投入将 “持续加码”

 

寒冬来临,企业培训投入是“收紧预算”还是“持续加码”?从调研数据来看,相较于2018年,75.6%的企业选择增加2019年的培训投入,主要存在以下四大原因:

 

企业加大了对核心人才队伍(包括高管、后备人才、国际化人才与科技人才等)的培养力度;

 

企业战略转型与业务扩张导致培训需求量增加,同时对培训的差异化、精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企业对企业大学的职能规划有所延展,如企业大学开始承接企业生态链的培训、企业文化的宣导和推广等工作;

 

企业增加对企业大学的软硬件建设(包括基础教学设施、实体校园美化等)方面的投入。

 

 

03“高粘度一站式线上学习平台获得用户青睐

 

调研显示,97.5%的企业大学已经打造了学习与管理平台,且平台的功能不再仅聚焦,而是融合了在线学习、培训管理、互动交流、视频直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

 

平台上汇集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为了加强学员与平台的粘性,促使员工主动运用平台学习知识、分享经验,提升平台的使用率与知识贡献度,企业大学主要从建立激励性的制度、产出兼具针对性与实用性的内容、嵌入多样化的功能、基于产品思维运营平台四个方面着手。

 

04“师资共享理念渐入人心

 

调研结果表明,当前近六成的企业大学有健全的内部讲师队伍及管理体系。近年来,企业大学在不断完善讲师队伍体系、革新讲师培养方式的同时,也在尝试打破企业间的界限壁垒,不断整合企业内外师资资源,实现师资共享。

 

如前海管理学院成立的师课共享中心,与外部企业师资力量、优质课程,在为企业优质师资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公司内部优质课程的影响力也得以延伸。

 

 

05课程建设理念由结构化构建转向 敏捷式迭代

 

数据结果显示,当前27.3%的企业大学完成了所有条线的课程体系建设。其中,层级设定健全的仅占15.2%,这一数据与2017年基本保持一致。

 

可能原因在于:近两年,处于转型变革期的企业,为快速满足组织与业务的发展需要,在课程建设的理念上有所转变——以往强调搭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如今则更偏重在已有的课程架构上进行敏捷式迭代;对课程的实用性与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对课程体系健全完备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

 

06“匹配度成为学习项目设计考量的首要因素

 

2017年相比,2019年企业大学设计学习项目时,其考虑因素的占比发生了逆转。当前93.4%的企业大学考虑项目与企业整体战略方向的匹配度,而此因素在2017年排名最低,反之亦如此。

 

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企业已深刻意识到学习项目不能与实际业务分割,部分企业已在尝试基于解决业务问题或以提升业绩为目标来筛选项目课题,即从源头保证项目对业务的价值。与此同时,企业非常重视学习项目的顶层设计,强调从企业战略出发,任何偏离企业整体战略方向的项目不仅没有意义,且徒增企业内耗。

 

 

07经验萃取跻身助推业务的 抓手

 

每一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宝贵的知识财富,通过不断记录、整合、提炼与更新,这些企业内部的智慧结晶,能够持续转化为企业未来的竞争力。

 

调研发现,目前85%左右的企业已着手进行组织经验萃取与知识管理工作,通过团队共创、深度访谈等方式,提炼出可复制的工具、流程、方法论,以及课程与案例等知识成果。而企业大学深入业务一线,聚焦典型情境,找到关键的挑战点,组织业务专家总结案例、萃取现有实践经验,将集结而成的课程、案例、项目等学习资源快速输送给员工,已逐渐成为常态。

 

同样,员工在实战中运用所学并及时复盘,再将总结的经验反哺至课程、案例与项目,如此,既实现了经验的快速迭代与复制,为业务的快速扩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还有效提升了组织的整体效能。

 

 

08品牌塑造践行 链接外部,联盟出击

 

为了快速提升企业大学品牌在外部市场的曝光度,借助外部的渠道资源是必然选择。当前企业大学主要与知名高校、培训机构、专业媒体平台、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等建立了合作渠道,加深与外界的链接,塑造品牌影响力。

 

具体的合作方式有以下四种:

多方联合举办专业论坛、沙龙等交流活动;

借助专业媒体、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不断在圈内发声;

与知名高校或地方政府开展合作,建设人才培养基地;

联合更多优质资源,共建学习生态圈,打造开放的学习平台。

 

 

09“破界共生模式探索备受瞩目

 

与《2017中国企业大学统计报告》的结论相比,当前企业大学对未来两年的发展规划仍然是优化对内服务、探索对外赋能模式双轨并行,整体趋势并未发生显著变化。

 

在对外赋能的探索上,不少企业大学跃跃欲试,不是在规划中,就是已经走在对外赋能的路上,它们试图打破企业大学边界,由对内服务逐步转向服务于产业价值链,赋能企业生态圈。但总体而言,企业大学对外赋能仍处于摸索期,大多还未形成成熟的体系。

  

10“校企共创特色班形式大热

 

产教融合的本质是跨界融合,企业和高校将各自的一部分资源拿出来合作共用,以达到资源互补、发展共赢的目的。从实地走访结果来看,企业作为主体,与院校共创特色班,是双方深化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之一。

 

特色班以就业为目的,由企业与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共同创建,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批量储备管理干部。在学员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研发课程教材,共担教学任务,结合课程修习(含专业知识、通用管理、领导力、职业规划与企业文化等课程)与实践训练(含基地实习、轮岗与轮训等形式)的教学方式,致力于输出契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广告位
即刻开始,免费体验 EduSoho 强大功能